菟丝子的做法

菟丝子的做法

菟丝子

原料别名 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菟丝实、吐丝子

原料分类 调味品类

使用提示 内服:煎汤,9至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炒研调敷,或酒浸涂。

菟丝子菜谱推荐
菟丝子原料介绍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等的成熟种子。菟丝子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路边、荒地、灌木丛中及山坡向阳处,多寄生于豆科、菊科、藜科等草本植物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北方为主。9至10月采收成熟果实,可与寄主一同割下,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
菟丝子种子类圆形,腹棱线明显,两侧常凹陷,长径1.4至1.6毫米,短径0.9至1.1毫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种皮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于胚周围,气微,味微苦、涩。
南方菟丝子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种子卵圆形,腹棱线不明显,长径0.7至2毫米,短径0.2至1.2毫米,表面淡褐色至棕色,一端有喙突出并偏向一侧。
均粒饱满者为佳。
菟丝子适用人群
阳虚火旺、阳强不痿及大便燥结者禁服。
菟丝子制作指导
1.菟丝子辛甘微温,必缓气和,善入肾经,阴阳并补,若与鹿茸、附子、枸杞子、巴戟天等配伍,能温肾阳。
2.与熟地、山萸肉、五味子等到同用,可滋肾阴,故常于肾虚腰痛耳鸣、阳痿遗精、消渴,不育,淋浊带下,遗尿失禁等症。
3.菟丝子可与熟地、车前子、枸杞子配伍,以滋肾养肝明目。
4.可与石莲子、茯苓、山药配伍,以健脾止泻;若脾虚食少,大便不实者,则加黄芪、党参、白术等到益气健脾之品。
菟丝子食疗作用
菟丝子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肾、脾经;气和性缓,能浮能沉;
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健脾固胎;
主治腰痛耳鸣,阳痿遗精,消渴,不育,遗尿失禁,淋浊带下,头目昏暗,食少泄泻,胎动不安。
菟丝子其他相关
《抱朴子》云:“菟丝之草,下有伏兔之根,无此兔在下则丝不得生于上。”所云“伏兔”,有以为“茯苓”(茯苓一名伏兔)者,不确,当指菟丝寄生植物之根形如伏兔。云“丝”者,以其茎纤细如丝,随处缠绕之故。药用其子,是名菟丝子。
日常生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