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 异体字
拼音 fèi féi
注音 ㄈㄟˋ ㄈㄟˊ
部首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fèi ㄈㄟˋ

◎〔子〕由于暑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很痒。

其他字义

féi ㄈㄟˊ

◎古代称偏瘫症:风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符非 微合 平聲 合口三等 bʰĭwəi byoi/bvoi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蒲罪 上聲 合口一等 bʰuɒi buaix/buoj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扶沸 微合 去聲 合口三等 bʰĭwəi byoih/bvoy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详细字义

痱 fèi

〈名〉

痱子,汗疹 [prickly heat]。如:痱磊(小肿。亦泛指疹样小粒块);痱疮(痱子。一种夏令常见的皮肤病)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部】

痱·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非切,音肥。《玉篇》風病也。《廣韻》同。《集韻》一曰小腫。《爾雅·釋詁》痱,病也。《前漢·賈誼傳》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且病痱。《註》辟,足病。痱,風病。

又《唐韻》蒲罪切。《集韻》《韻會》部浼切,音琲。

又《集韻》簿亥切,音倍。義同。

又《廣韻》扶沸切《集韻》《韻會》父沸切,。《廣韻》熱瘡。

又《韻會》避也。

又《集韻》妃尾切,音斐。鬼痛病。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痱

風病也。从疒非聲。蒲罪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風病也。非風雙聲。釋詁曰。痱,病也。郭注見詩。按小雅。百卉具腓。李善注文戲馬臺詩云。韓詩云百卉具腓。薛君曰。腓,變也。毛萇曰。痱,病也。今本作腓。據李則毛詩本作痱。與釋詁合。从。非聲。蒲罪切。十五部。按當扶非切。亦作?。

方言集汇

粤语:fai2fai6fei2

客家话:[海陆丰腔]fui1bui5[客英字典]fui1[台湾四县腔]fi1bi5[梅县腔]fi1fui1[东莞腔]fui5[宝安腔]pui1|fui1[客语拼音字汇]bi4bui4

English

heat rash, prickly heat; ulcers

痱字组词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