褮 拼音 yīng
注音 ㄧㄥ
部首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yīng ㄧㄥˉ

◎古代小殓时,在死者脸上覆盖的巾帕。古人又称鬼衣。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烏莖 耕開 平聲 開口二等 qreng/aeng ʔæŋ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於營 清合 平聲 合口三等 qyeng/veng ʔĭwɛŋ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戸扃 青合 平聲 合口四等 ghueng/hueng ɣiweŋ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

褮·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0

《唐韻》於營切《集韻》娟營切,音縈。《說文》鬼衣也。

又汙莖切,音甖。義同。

又元扃切,音螢。《爾雅·釋器》袕謂之褮。

又《類篇》縈定切,音鎣。衣襉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八】【衣部】褮

鬼衣。从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於營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鬼衣也。鬼衣猶衣。明器之屬也。鬼部曰。鬾,鬼服也。引韓詩傳鄭交甫逢二女鬾服。釋器曰。袕謂之褮。郭云。衣開孔。非許義也。从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之袾當作之靜。於營切。十一部。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