聵 简体字
异体字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ㄟˋ
部首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8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kuì ㄎㄨㄟˋ

◎见“聩”。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五怪 皆合 去聲 合口二等 ŋwɐi ngruaih/ngoey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部】

聵·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五怪切《韻會》魚怪切,。《說文》聾也。《晉語》聾聵,不可使。《註》生而聾曰聵。《類篇》或作。亦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耳部】聵

聾也。从耳貴聲。,聵或从。五怪切〖注〗臣鉉等曰:當从省,義見字注。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聾也。國語曰。聾聵不可使聽。韋云。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从耳。聲。五怪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kui2

客家话:[海陆丰腔]kui6kui3[客语拼音字汇]kui3[台湾四县腔]kui5kui3[宝安腔]kui3[客英字典]kwui5

English

deaf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