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简体字
异体字
拼音 zōu
注音 ㄗㄡ
部首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zōu ㄗㄡˉ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縣東南。

2、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側鳩 平聲 開口三等 criu/trou ʧĭəu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鄒·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

又通作騶。《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

又姓。《廣韻》漢有鄒陽。

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邹。互詳前郰字註。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鄒

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从邑芻聲。側鳩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魯國騶,二志同。二志作騶,許作鄒者。葢許本作魯騶縣。如今汝南新息,今南陽穰縣之比。淺者乃刪去騶字耳。周時或云鄒,或云邾婁者。語言緩急之殊也。周時作鄒,漢時作騶者。古今字之異也。邾婁各本無婁。今依韵會所據正。左,榖作邾。公羊,檀弓作邾婁。婁如字。邾又夷也。邾婁之合聲爲鄒。夷語也。國語,孟子作鄒。三者鄒爲正。邾則省文。故邾篆下不言春秋邾國。此必依公羊作邾婁國也。漢時縣名作騶。如韓勑碑陰騶韋仲卿足證。鄭語曰。曹姓鄒莒。韋云。陸終第五子曰安。爲曹姓。封於鄒。杜諩云。邾,曹姓。顓頊之後。有六終。產六子。其弟五子曰安。邾卽安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俠爲附庸。居邾。前志曰。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爲楚所滅。按左傳顓項氏有子曰黎爲祝融。祝融之後八姓。妘,曹其二也。然則上文鄶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此云帝顓頊之後。互文錯見也。今山東兖州府鄒縣縣東南二十六里有古邾城。○趙氏岐曰。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此未知其始本名鄒也。从邑。芻聲。側鳩切。三部。

方言集汇

粤语:zau1

客家话:[海陆丰腔]zeu1[客英字典]zeu1[台湾四县腔]zeu1[陆丰腔]zeu1[梅县腔]zeu1[东莞腔]ziu1[宝安腔]ziu1[客语拼音字汇]zeu1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