麃 拼音 páo biāo
注音 ㄆㄠˊ ㄅㄧㄠ
部首 鹿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5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páo ㄆㄠˊ

◎古同“狍”:“豺狼逐野。”

其他字义

biāo ㄅㄧㄠˉ

1、古通“穮”,除草:“厌厌其苗,绵绵其。”

2、草莓。

3、〔 〕勇武的样子。

4、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薄交 平聲 開口二等 bʰau brau/beau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滂表 宵B 上聲 開口三等 宵B pʰĭɛu phieux/phyev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详细字义

biāo

〈动〉

(1)假借为穮。耕耘 [till]

厌厌其苗,绵绵麃其。——《诗·周颂·载芟》

(2)另见 páo

基本词义

páo

〈名〉

(1)同“麅”。古书上指一种像獐的独角兽 [small spotted deer;roe]

大麃,牛尾一角。——《尔雅》

(2)禾穗芒 [bard;spike]

厌厌其苗,緜緜其麃。——《诗·周颂·载芟》

康熙字典

【亥集下】【鹿部】

麃·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4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蒲交切,音庖。《說文》麠屬。《史記·武帝紀》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註》楚人謂麋爲麃。引《爾雅》麖大麃。牛尾一角。

又《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麃麃,武貌。《詩·鄭風》淸人在消,駟介麃麃。

又耘也。《詩·周頌》緜緜其麃。

又《廣韻》《集韻》滂表切,音藨。鳥毛變色也。本作皫。《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註》皫色,毛變色也。

又《集韻》匹沼切《正韻》蒲昭切,音縹。義同。

又草名。《爾雅·釋草》藨麃。《疏》藨,一名麃。郭云:麃卽莓也。江東呼麃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食。《釋文》麃,平表反。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義同。

據考證:〔《史記·武帝紀》郊獲一角獸,若麃然。《註》楚人謂麋爲麃。師古曰,麃形似麞〕謹按郊下有雍字。師古曰非史記註。謹照原文郊下增雍字。師古以下七字改爲引爾雅麖大麃。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鹿部】麃

麠屬。从鹿,省聲。薄交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麞屬。鉉本作麠屬,鍇本作麋屬,今依韻會本。麃者,麞屬也。麞者,麋屬也。韋昭曰:楚人謂麋為麃。葢麃似麋而無角。陸機詩疏曰:四足之美有麃,足之美有鷮。從鹿,省聲。薄交切。二部。詩鄭風:駟介麃麃。傳雲:武皃。葢儦儦之叚借字也。

方言集汇

粤语:biu1

客家话:[海陆丰腔]piau1[客英字典]piau1[台湾四县腔]piau1peu1[梅县腔]biau1

English

till, plow

麃字组词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