嗄 异体字
拼音 shà á
注音 ㄕㄚˋ ㄚˊ
部首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shà ㄕㄚˋ

◎嗓音嘶哑。

其他字义

á ㄚˊ

◎同“啊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七夬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於犗 夬開 去聲 開口二等 qrad/eay ʔæi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所嫁 麻二開 去聲 開口二等 srah/shah ʃa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词性变化

shà

〈叹〉

(1)什么 [what]——表示否定

我要丢个干干净,看你嗄法把我治。——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

(2)旧时仆役对主人、下级对上级的应诺声 [yes]

“带进来”。两边军士应一声“嗄”,即将牛皋推至面前。——《说岳全传》

(3)另见 á

详细字义

shà

〈形〉

(1)声音嘶哑的 [hoarse]

终日嚎而嗌不嗄。——《老子》

(2)又如:嗄哑,嗄嘶(嗓音嘶哑)

基本词义

á

〈叹〉

(1)同“啊”(á)。表示省悟或惊奇 [ah]

嗄!难道这里是没有地方官的么?——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2)另见 shà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嗄·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10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嫁切,沙去聲。《玉篇》聲破。《集韻》聲變也。《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集韻》或作

又《廣韻》於犗切《集韻》《正韻》於邁切《韻會》幺邁切,音隘。《廣韻》聲敗。《集韻》氣逆也。楚人謂啼極無聲爲嗄。

又《集韻》乙界切,噫去聲。亦氣逆也。或作噎。

方言集汇

粤语:aa2saa3

客家话:[海陆丰腔]sa5sia5ha5ha3[梅县腔]sa5[台湾四县腔]sa5sia5ha5[客英字典]sa5

English

hoarse of voice

嗄字组词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