漑 拼音 gài
注音 ㄍㄞˋ
部首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gài ㄍㄞˋ

◎同“溉”。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居豙 微開 去聲 開口三等 kĭəi kioih/kioy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古代 去聲 開口一等 kɒi kaih/koy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漑·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居代切,音槪。水名。《說文》水出東海桑瀆覆甑山。

又灌註也。《史記·河渠書》西門豹引漳水漑鄴。

又滌也。《詩·檜風》漑之釜

又沆漑,徐流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

又《廣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音旣。義同。

又與旣通。《史記·五帝紀》帝嚳漑執中,而徧天下。《註》古旣字。

又《集韻》戸代切。與瀣同。

補遺:《篇海類編》居大切,音蓋。仰塗也。與塈通。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漑

水。出東海桑瀆覆甑山,東北入海。一曰灌注也。从水旣聲。古代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漑水。出東海桑瀆覆甑山,東北入海。東當作北,瀆當作犢,皆字之誤也。北海郡桑犢,見前志。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有桑犢故城,水經注之桑犢亭也。前志桑犢下云:覆甑山,漑水所出。東北至都昌入海。今濰縣東南四十里漑源山,卽覆甑山也,水經注亦謂之塔山。寰宇記曰:天寶六載勅改爲漑源山。今漑水自漑源山北流至昌邑縣境入海,卽東虞河也,亦曰東丹河。从水。旣聲。古代切。古音在十五部。按多借爲濯摡字。一曰灌注也。此依韵會本。注下曰灌也。下曰漑灌也。洞簫賦:迴江流川而漑其山。李注引說文漑猶灌也,與今本異。

方言集汇

粤语:koi3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koi3kai3[梅县腔]koi3[海陆丰腔]koi3kai3[东莞腔]kai3[宝安腔]kai3[客英字典]koi3kai3

English

water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