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 拼音 páo
注音 ㄆㄠˊ
部首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páo ㄆㄠˊ

◎鹿一类的动物,比鹿小,毛夏季栗红色,冬季棕褐色,雄的有分枝状的角。肉可食。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薄交 平聲 開口二等 bʰau brau/beau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详细字义

páo

〈名〉

狍子。鹿的一种 [roe deer]

钩吾之山,有兽焉,名曰狍鴞。——《山海经·北山经》

那些野鸡、獐、狍各样野味,分些给他们就是了。——《红楼梦》

英汉互译

roe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部】

狍·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廣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玉篇》獸也。《山海經》鉤吾之山有獸焉,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齒人爪,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郭註》曰:爲物貪惏,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狍,音咆。《東觀餘論》以飾器之掖腹,象其本形。示爲食戒。

據考證:〔《山海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名曰狍鴞。是食人。《註》郭曰,爲物貪惏,食人未盡,還害其身。〕謹照原書註郭改郭註。

English

species of deer found in north China

狍字组词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