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重整旗鼓
成语拼音:chóng zhěng qí gǔ
成语解释: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成语出处:宋 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成语繁体:重整旗皷
成语简拼:CZQG
成语注音:ㄔㄨㄙˊ ㄓㄥˇ ㄑㄧˊ ㄍㄨ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个人、团体等。
成语结构:动宾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重,不能读作“zhònɡ”。
成语辨形:整,不能写作“正”。
成语辨析:重整旗鼓和“另起炉灶”都有“重新开始干”的意思。但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重新再干;“另起炉灶”指放弃原来的基础、阵地;另外重新做起。
成语例子:至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整旗鼓,又复上台。”(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八回)
英语翻译:pull one's forces together and start afresh
日语翻译:新(あら)たに態制(たいせい)を立(た)て直(なお)す
俄语翻译:вновь собирáться с силамн
其他翻译:<德>nach einer Niederlage die Krǎfte reorganisieren
成语谜语: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