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荡然无存
成语拼音:dàng rán wú cún
成语解释:。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成语繁体:蕩然無存
成语简拼:DRWC
成语注音:ㄉㄤˋ ㄖㄢˊ ㄨˊ ㄘㄨㄣ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化为乌有、付之东流、无影无踪、烟消云散
反义词:依然故我、完好无损、原封不动
成语例子: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荡然无存。
英语翻译:have nothing left
日语翻译:跡形(あとかた)もなく消(き)え去(さ)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