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螺的做法
香螺菜谱推荐
香螺原料介绍
海螺的一种,香螺又称黄镶玉螺,壳质较薄、坚实,呈梨状,壳面黄褐色,壳顶部呈清灰色。栖息潮间带泥或沙滩上,爬过的涂面留有踪迹,岁迹可采到。
香螺营养分析
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香螺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者食用;也适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香螺食物相克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香螺制作指导
1.螺肉可爆、炒、烧、汆汤、打卤、或水煮后佐以姜、醋、酱油食用;
2.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3.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头部。
香螺食疗作用
田螺味甘、性冷、无毒;
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
对心腹热痛,肺热肺燥,双目昏花等病症有一定的功效。
香螺其他相关
《本草纲目》说“田螺利湿清热,止渴醒酒,利大小便;治脚气、黄疸。”民间根据香螺有“清湿热、利小便”等之作用,常应用于治疗小便不畅、黄疸、中耳炎、痔疮等症。
香螺的营养成分
- 能量163千卡
- 蛋白质22.7克
- 脂肪3.5克
- 碳水化合物10.1克
- 胆固醇195毫克
- 维生素e7.17毫克
- 核黄素0.24毫克
- 烟酸3.3毫克
- 钙91毫克
- 磷109毫克
- 钾333毫克
- 钠278.9毫克
- 镁231毫克
- 铁3.2毫克
- 锌2.89毫克
- 硒79.2微克
- 铜0.72毫克
- 锰0.84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