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1.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2.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3. 百学须先立志

4.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5.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6.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7.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8.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9.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10. 辞达则止,不贵多言

11.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12.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 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1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6.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17.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8.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0.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1.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22.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23.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24. 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

25. 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

26.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27.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28.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9.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30.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31. 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32.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33. 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34.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5.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

36.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37.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

38.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39. 狂热存在于你忘却的目标时的加倍

40. 礼即理也

4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42.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43. 你认为是炮弹的,在宽容慷慨、气

44. 朋友,以义合者

45.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46.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47.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48.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49.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50.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51. 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

52.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53.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4.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5.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6.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7.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58.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59.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60.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61.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62. 守正直而佩仁义

63. 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64.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65.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6.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67. 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68.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69.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0. 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

71.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72.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7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5. 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76.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77.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78. 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79.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80. 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81.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82. 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83.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84.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85. 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86. 志者诗之本也

87.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88.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89.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90.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91.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