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1. 不贰过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6.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8.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9. 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

10.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1. 君子欲与义,小人欲与利

12.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13.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14. 民不信不立

15. 民无信不立

1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 三人行必有我师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 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2.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2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6.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7. 言必信,行必果

28.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9.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30.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31.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3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