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近义词

海军hǎi jūn 

词语解释
海军 hǎijūn
[navy] 一个国家海上作战的全部军事组织,包括造船厂、修船厂、基地、人员、船只、办公机构及军官

海军的近义词

水兵 shuǐ bīng 
词语解释
水兵 shuǐbīng
(1) [marine]∶在军舰上服役的士兵
(2) [blue-jacket]∶进行水战的士兵
水师 shuǐ shī 
词语解释
水师 shuǐshī
(1) [navy]∶水军
可克日于玄武湖大阅水师,并巡 江右,讲武校猎。——《宋书·武帝纪》
(2) [boatman]∶船工;渔夫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北洋海军 běi yáng hǎi jūn
词语解释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开办水师学堂,购置外国军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海军。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
海军衫 hǎi jūn shān 
词语解释
采用海军水兵服上的水兵领,并在前领端配有领巾或领带的服装。颜色以蓝、白色调为主。领子和袖口上镶有白色或蓝色布条,胸垫可绣上徽章。款式自然、文雅、大方。面料选用棉麻、涤棉混纺等,春秋也可用精纺和薄呢面料。常用于童装和青少年服装。
海军衙门 hǎi jūn yá mén
词语解释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fe5c为总理,奕、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海军轰炸机 hǎi jūn hōng zhà jī
词语解释
主要用于轰炸海上和沿岸目标的海军飞机。机载武器有空舰导弹、空地导弹、鱼雷、炸弹和核弹等。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突击力强的特点。
海军呢 hǎi jūn ní 
词语解释
用粗毛纱织成的呢子,原料、织物组织、色泽和麦尔登呢相似,但质地稍差,常用来做制服等。
海军陆战队 hǎi jūn lù zhàn duì
词语解释
主要执行登陆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部队组成,有的还编有航空兵。装备有水陆两用坦克、水陆装甲输送车、气垫艇、火炮等适应登陆作战的武器装备、器材和运输工具。具有机动性强和适应多种环境作战的能力。
海军航空兵 hǎi jūn háng kōng bīng
词语解释
主要在海洋上空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由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组成。按其任务分为轰炸、歼击、强击、反潜、侦察、运输、雷达等部队。具有远程作战、快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
相关内容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