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iposhalun
佛教说一切有部论书。全称《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玄奘译,嘉尚、大乘光等笔受。200卷。相传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弘护佛教,鉴于当时部执纷纭,人各异说,便请胁尊者在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建立伽蓝,召集500位有名论师,以世友为上座,费时12年,造《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十万颂,详解迦多衍尼子的《阿毗达磨发智论》。题为“大毗婆沙”,含有广说、胜说、异说三义。《俱舍论光记》卷一称:“论中分别义广,故名广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阿罗汉各以异义解释《发智》,名为异说。具此三义,故存梵音。”表示此论为说一切有部的广大教藏。
此论列举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离系论(耆那教)等“外道”的观点,加以批驳;以《发智论》为基础,并参考《发智论》的各种注释,同时摄取六足论中的教义,以弥补《发智论》的不足,为说一切有部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将一切法分为五类,即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用以论证“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同时否定“我”之实在。在16卷以下,还详述“六因”之说。其他有关十二因缘、四谛、涅槃、佛身等,论述也甚详尽。
出自: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